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文科论文    法律论文    学校隐性德育方法探析
创建时间:11-16

学校隐性德育方法探析


 

摘  要:隐性教育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不明显地占有一定时空,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通过无意识的情境发生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积极作用。针对我国学校德育现状,笔者通过分析如何优化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树立教师自身的榜样功能,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功能三大方面,探析学校隐性德育的方法。

关键字:隐性德育;显性德育;实效性

美德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意识—接受—内化的过程。德育工作如何才能具有实效性,是长期以来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通过隐蔽的教育语言和措施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教育,在愉快的情境中思想得到觉悟,认识得到提高。本文拟从隐性德育的特征、理论来源及德育教学现状上进行分析,探析在学校实施隐性德育的有效方法。
一、关于隐性德育
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对应,它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方式。目前最常见对隐性德育的分类,是将隐性德育划分为三类: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主要包括校园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布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隐性作用;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具体包括学校的组织结构,领导者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等;以文化、心理为特征的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主要指校园风气、学校气氛、人际关系、班级心理环境等。
 (一)隐性德育的特征
与显性德育相比,隐性德育主要有以下特点。
1.影响方式的内隐性、渗透性。隐性德育不是直接地、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通过教师的高尚人格、精心设计的校园物质环境、苦心营造的校园文化氛围等载体,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等的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并传授给学生。它是通过无意识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这是隐性德育区别于显性德育最显著的特点。
2.愉悦性、可接受性。隐性德育具有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特点。它主要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康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迸发种种激情,消除冷漠、消极、对抗等对立情绪,在陶醉、愉悦等积极良好的情感状况下接受它所传递的教育信息,从中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
3.非学术性,实践性。隐性德育就其内涵而言,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业,它更多地体现为非物质性的精神文化。隐形德育由于涉及到人的生活的不同层面,内容多具实践性,更容易在人的思想中产生共鸣。每个人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德育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亲自的实践体验,人们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在学校,隐形德育就是要求教育者积极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到实践中、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锤炼思想,陶冶情操。
4.全面性。隐性德育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德育载体的影响范围。从表现形态上看,它既包括物质环境(学校校园环境的创设),又包括精神氛围 (学校的文化气氛、校风、学风等);从存在范围上看,它既包括课堂内,又包括课外的隐性教育;从实施效果上看,也超越了显性德育主要着眼于道德认知的局限,可以使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塑造,从而达到塑造完美人格的目标。
(二)隐性德育产生的理论基础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杰克逊运用隐性课程概念揭示与探讨了学校中的守则、常规与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由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而为进一步扩展研究领域,又有学者提出了隐性教育的概念。对隐性课程和隐性教育的研究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一些西方国家也因十分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而使德育效果大为改善。
二、隐性德育产生的现实背景
反思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其实施的途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