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浅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创建时间:05-22

浅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目 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2
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概述    2
1.1 产权与产权制度    2
1.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2
1.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3
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3
2.1 改制观念落后    3
2.2 改制不规范    3
2.3 配套改革滞后    4
2.4 改革成效不高    4
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践    4
3.1 案例分析    4
3.2 对当前国有企业改制的借鉴意义    5
4 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策略    6
4.1 转变国企改制观念    6
4.2 规范国企改制行为    7
4.3 加强国企配套改革    7
4.4 强化国企改制成效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0

浅谈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摘要:本文从对“产权”与“产权制度”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入手,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试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策略”等论题依次展开,本着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对学术界共识性的理论作了重点摘录,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实践作了重点剖析,最后针对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提出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策略,并就诸如转变国企改制观念、国企改制如何规范操作、配套改革如何完善、以及改制后企业如何加强管理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改革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同时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却变得更加严峻:国有企业负债逐年递增,亏损严重,低效率状况普遍存在,前景令人堪忧。我们碰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改革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已走到了深化改革的关口,而深化改革的关键是产权制度的改革。
1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概述
1.1 产权与产权制度
产权的含义。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中所涉及的产权概念,相对倾向于这样的界定:产权就是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产权所指的权利不仅包括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对财产的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
产权制度的含义。产权制度,就是国家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它是指在各产权主体之间对产权关系和产权运营规则所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在财产所有权的基础上,对各产权主体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各项权能上所形成的责、权、利相互关系的法律制度和习惯性规则安排。
产权制度的功能。产权制度作为一定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如下的功能:
(1)激励功能。产权制度的激励功能就是指:产权主体的确定,利益和责任界区的明晰,使产权主体可以使用产权来谋求自身的利益,并使这种利益内在化。
(2)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促使经济活动当事人总是力图把自己的资源投入到机会成本最小的用途上。
(3)约束功能。产权制度的约束功能是指对经济活动当事人行为的约束。这种约束有两层涵义:一是由产权的排他性而产生的对非产权主体行为的约束,就是排除他人的侵占、偷窃或“搭便车”行为,从而降低产权的排他成本(即社会交易成本)。二是产权的责、权、利的确定而产生的对产权主体行为的约束。
1.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重要改革措施,产权制度改革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产权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实际上就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国有资产不再以实物形态存在,而是以资本的形态出现,由于各种投资主体的参与,完善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问题,企业的产权关系得到了清晰。
(2)有利于促进企业产权的流动。由于有了清晰的产权制度和到位的责任人,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落实,企业得以较好的运行,而这个企业不一定属于谁就永远属于谁,产权只要得到明晰,通过合理的交易价格及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产权就得以流动,产权在流动中不断地体现其价值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追求优化配置的方式,使资产得以保值和增值。
(3)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可以使得一元产权结构的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企业的内部形成多个互相牵制的利益主体,企业的治理结构得到完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由于受制于董事会,也就会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企业管理上,而当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治理时就会遇到来自其他利益主体的阻力,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政企分开。
1.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1)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构,确定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化代表。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一个主体,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国有企业进退中,要确保国有资产流动不流失,就必须实行国有资产人格化管理,明确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之研究的投资主体。
(2)明确出资人的地位,建立权责利清晰、管理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责权利相结合的新型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是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确保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利的法人关系,使国有资产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不是委托经营关系,而是相互持股关系。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上减少各种滋生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资产公司必然会通过科学管理和资本运营,促使所有的国有股份公司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3)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通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兼并、出售等形式,吸引外资、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到国有企业参股,改变国有企业股权单一的状况。通过改制,实现国有资本的退出,鼓励企业经营层持股、经营者持大股、职工自愿入股,使国有资产得到有效运作和保值增值。
(4)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明确法人财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主体的责权关系。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使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的责任。要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首要的环节是搞好清产核资。搞好清产核资,从而为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供依据,明确他们之间的相互责任关系。
2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2.1 改制观念落后
国有企业职工人数众多,改制涉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改制过程中,职工非常恐慌,既怕失掉“国有”身份,从此失去保障。这种消极改革的观念阻碍了企业的改制进程。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