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消费的刺激策略探讨
创建时间:10-02

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消费的刺激策略探讨


摘  要
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国际旅游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消费的影响也正在逐步显现。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这次金融危机对旅游消费的冲击猛烈,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将较长。
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发挥旅游业强带动作用的有效手段,如何刺激旅游消费,成为了缓解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
在分析了造成旅游消费疲软原因的基础上,并结合了当前形势和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策略,本文提出了刺激旅游消费的对策以供探讨。

关键词: 金融危机;旅游消费;对策
 
ABSTRACT
    Recentl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hich is caused by the sub-loans from USA has been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widely and deeply.The influence of our tourism, especially tourism consumption is becoming more obvious with a much strong impact , wide range and longe time. 
    A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and exert the powerful leading effect of tourism,how to stimulate our tourism consump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key to solve the financial crisis.
    Basing on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the weakness of tourism consump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given by the experts both from China and foriegn countries,this thesis offers its own countermeasures to stimulate our tourism consumption for study and discussing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tourism consumption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刺激旅游消费的重要意义......................................1
(一)金融危机导致旅游消费疲软................................................1
(二)刺激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2
(三)刺激旅游消费有利于发挥旅游产业的强带动作用..............................3
二、金融危机下旅游消费疲软的成因分析..........................................4
(一)从出境旅游消费来看    .....................................................4
(二)从入境旅游消费来看    .....................................................4
(三)从国内市场旅游消费来看..................................................5
三、刺激旅游消费的对策及建议..................................................5
(一)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推行“八大计划”........................................5
(二)以“低价旅游”刺激旅游消费..............................................6
(三)恢复长假,刺激旅游消费..................................................6
主要参考文献.................................................................8 

金融危机背景下旅游消费的刺激策略探讨

近期,席卷全球的一场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和市场投资行为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旅游产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旅游消费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环节,也受到了相当的冲击。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刺激旅游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金融危机导致旅游消费疲软
1.入境旅游消费进入了明显的萧条期
受到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入境旅游消费的主要客源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经济衰退,这无疑大大弱化了奥运会的宣传效应。奥运会后本可能出现的入境旅游预期热潮并没有到来,反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降温。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我国入境客源市场2018年1-9月数据来看,除俄罗斯等受此次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其来中旅游消费数值保持了一定的正增长以外,我国其他入境旅游消费主要客源国,尤其是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等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其来中旅游消费数额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还通过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以及汇率变化的方式对旅游业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与以旅游人次为代表的市场规模下降相一致,入境旅游消费大幅下降,我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也创了历史新低。
2.国内旅游消费增速放缓
相比入境旅游消费的大幅下降,国内消费旅游仍旧保持了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以上海市旅游政务网公布的2018年上海市国内旅游消费统计数据来看:1 至9月,旅行社组团国内旅游者人数为607.8万人次,同比增长5.1%;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为485.2万人次,同比增长4.9%。从单月数据来看,1 月份,上海国内旅游出现开门红,组团、接待人数均有两成以上的高增长,分别为25. 5%、22.3%;但春节前后出现了冰雪灾害天气,2月份国内旅游受天气影响明显,当月组团、接待人数增幅仅分别为6.9%、0.3%;3月国内旅游稍有 复苏,5月又受地震灾害影响,当月组团、接待人数仅增长1.2%、0.2%。6月、7月和9月,组团人数则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6%、2.5%和 4.0%。而从国内黄金周旅游消费的情况来看,今年国家对假日制度进行了调整,原来“五一”黄金周的旅游客流有向“十一”黄金周转移的趋势,今年“五一”三天上海累计接待观光游客243.6万人次,与2017年5月1日-3 日280万人次的接待人数相比,减少近40万人次。与此同时,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四个小黄金周的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情况也并不理想。而“十一”黄 金周,我国市民压抑了大半年的旅游需求和消费热情得到了集中释放,上海市共接待观光游客达495万人次,同比增长7.1%。
国内其他各大旅游城市的情况也与上海类同。总体而言,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3.出境游消费仍然处于平稳的增长期
在2018年受冰雪灾害、四川地震、“五一”黄金周取消等因素影响,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在前3个季度有所抑制,但在经济保持增长、人民币升值、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数量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我国出境旅游消费仍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援引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1-9月,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为3439.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80%(2017年前3季度出境人数为2996万人次,同比增长17%)。。
但2018年8月和9月,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境旅游消费增幅分别回落至3.37%和9.04%。此外,部分地区出境旅游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如广东省出境游9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广州市9月份出境游人数仅为8万余人次,下降52.75%,前9个月累计出境游人数为113万人次,下降近一成。据此分析,在短期内出境旅游消费将不会出现显性增长。同时,受新闻媒体舆论宣传的影响,游客的信心下降,目前国内出境人群还处于持币观望之中,出境旅游消费难以出现大幅增长,将继续保持现阶段平稳增幅。
(二)、刺激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从以上三方面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消费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好方式,就是扩大内需以度过难关。刺激旅游消费,正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
1.旅游消费拉动内需作用明显
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增强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是实现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近些年来,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旅游消费却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以“八五”期间为例,全国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31.4%,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50.2%;“九五”期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6.59%;而“十五”期间增长11.2%;2016年旅游业总收入8850亿元,同比增长15%,均高于同期GDP 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由于旅游消费具有消费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资源增值性、经济拉动性等特点,对于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消费关联性。其直接消费涉及行、游、吃、住、购、娱等领域,派生消费涉及的领域更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收益机会。
2.旅游消费带动产业发展,进而扩大内需
旅游消费不仅直接促进了旅游业和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更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多个。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 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旅游消费不同于其它消费,其具有可重复性。而正是这种可重复性,使得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资源,不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价值衰减,相反会不断提升。
旅游消费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一是拉动社会消费通过合理的消费产品设计,可以把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扩大旅游消费的社会参与面;二是拉动就业。众所周知,旅游业是就业容量大、就业程度高的产业,虽然产业链各环节间劳动密集程度有所区别,但总体上就业门槛较低;三是拉动旅游要素投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以保促压”,引导资金投向有利于扩大内需的产业上来。扩大旅游消费潜力无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开放,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提供了条件。而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扩大了旅游消费需求。可以预料,“十一五”期间及以后,我国将迎来新一轮旅游消费的热潮。
合理刺激旅游消费,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起到扩大内需的积极效果。
(三)、刺激旅游消费有利于发挥旅游产业的强带动作用
一直以来,引领和刺激旅游消费被普遍认为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引擎,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隶属于第三产业的旅游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强劲的带动作用:
第一,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有效需求。随着我国温饱问题的解决、消费品相对过剩, 不失时机地加快旅游发展, 将有效地刺激居民消费, 增加外汇收入, 带动相关产业。据测算, 发展中国家旅游消费支出增加1元, 大体上可以带动GDP增加2.7元, 扩大有效需求的作用十分明显。
第二,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 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9.1%, 比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 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8个百分点, 比低收入国家低4个百分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旅游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多个方面, 综合性、系统性很强。旅游业的发展,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而且可以刺激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创新步伐, 拓展服务领域, 有效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社会就业。我国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未来新增劳动力, 以及相当数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就业,转岗,形势严峻。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产业, 吸纳劳动力数量大,劳动力转岗适应快。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从业人员, 可以带动相关行业5人以上就业。
第四,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居民生活质量提高。随着我国城镇全面进入小康, 城乡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 对旅游业的服务种类、文化内涵、经营方式、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旅游等服务消费支出每年都增长2 0 %以上。发展旅游业能提供高品味的文化消费和精神享受, 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旅游业又是现代产业“产消合一”即生产与消费融合的典型形式,旅游消费的结构和形式深刻影响着旅游生产的结构和形式。因此,在现代产业发展大趋势推动下,刺激、扩大旅游消费,有利于发挥旅游产业的强带动作用。

二、金融危机下旅游消费疲软的成因分析

综上文所述,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消费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了深入全面的分析金融危机造成旅游消费疲软的原因,笔者将按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同,分类并逐个进行分析。   
(一)从出境旅游消费来看
随着人民币大幅增值、国际旅游产品价格的调整以及国际对中国市场促销力度的增加,将促进国内游客的外出。而国内资本的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游客的国际化进程。2018年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首度破7,但是国内却是从价格结构式上涨到通货膨胀,人民币呈现出“外升内贬”的特征,即人民币对外的购买力上升了,对内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下降了。
通常人们认为旅游是奢侈品,也就是说旅游是富有弹性的,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人民币对外购买力的上升正是相当于价格的下降。另外,各个国家为了吸引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也纷纷打出低价。北京各大出境旅行社信息显示,秋季出境旅游价格全线下跌,欧洲游报价下降超过20%,美国下降约10%。8月份高达15800元的欧洲全景游11国14日游,目前报价降至万元以内。日本6日游由6800元降至5900元,泰国、印尼、韩国等旅游线也有所下降。澳洲游和欧洲游降幅达每人千元之多。东亚、东南亚旅游价格小幅下降。俄罗斯与2017年相比,一些旅游路线的报价已经降低了30-40%。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