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艺术论文    音乐论文    从《一桌两椅》、《我们看见了河岸》谈中国现代舞现状
创建时间:01-05

从《一桌两椅》、《我们看见了河岸》谈中国现代舞现状

 
摘   要

中国现代舞是欧美文化艺术在伟大文明的中国所显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和创造,它将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所认同和欢迎。从《一桌两椅》、《我们看见了河岸》来具体分析,从中认识到中国现代舞的现状及其思考。中国现代舞应该反模式化,且多元化发展,并让中国现代舞深入大学校园。
关键词:现代舞;现状;思考;反模式化;多元化
 


ABSTRACT

Chinese modern dance and arts and culture is in great civilizations China show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integration and the creation, it will be more acceptable, recognized and welcome this from the "table two chairs", "we see the shore" to specific analysis to learn about the status of Chinese modern dance, a modern dance to China, I thought the status quo. China's anti-model of modern dance should think, and to diversify, we can start from in-depth university campuses.
Key words: modern dance; status; think; anti-model; diversify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Ⅱ
导论……………………………………………………………………………1
一、《一桌两椅》分析……………………………………………………1
1. 高技法削弱了思想内涵………………………………………………1
2. 传统戏曲重新演绎………………………………………………2
二、《我们看见了河岸》分析…………………………………………………3
1. 风格相近,创作缺乏个性………………………………………3
2. 文化提升,现代舞开始走向成熟………………………………4
三、我对中国现代舞现状的思考……………………………………………4
1. 中国现代舞应该反模式化……………………………………………5
2. 中国现代舞应该多元化……………………………………………5
3. 中国现代舞应该深入大学校园………………………………………6
总结……………………………………………………………………………7
参考文献………………………………………………………………………8
致谢……………………………………………………………………………9

 
导论

现代舞本身是一种解放身体和思想的艺术,源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舞蹈自身变革的潮流当中。针对高度程式化的芭蕾,现代舞反其道而行之,并逐渐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当中不断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方式和极其多样化的训练体系,促进了舞蹈的创作,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同所接受。
    当吴晓邦老师把现代舞从日本带到中国的那一刻起,这颗种子在其独有艺术感悟下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动作传统,掀起了中国“新舞蹈”的新风尚。而“天马行空”的思想在其有生之年成了莫衷一是的问号。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再次面对世界时,现代舞开始成长,当中国现代舞团出现时,我们很快的跟上了世界的节奏,出现了刑亮、金星等一批著名的现代舞演员,我们感受《光》,也沉醉于《贵妃醉久》,既能体现《红与黑》的冲撞,也能感受《不定空间》的迷茫,中国现代舞该如何抉择?《一桌两椅》和《我们看见了河岸》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在领会《一桌两椅》过程中,当最传统的戏曲遭遇现代舞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诠释为舞作,让我们感受人与人之间复杂与多变性的同时,也让我们清醒地意识中国现代舞的多变性。在看过《我们看见了河岸》之后,了解到演员们是如何探索以现代艺术特有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去理解与表达中国文化,以及在进行时态的中国国民生存状态。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们走入《一桌两椅》和《我们看见了河岸》。

一、《一桌两椅》的分析

2000年5月的现代舞展演周上,由曹诚渊、李悍忠等编导的现代舞剧《一桌两椅》在北京首演。整场晚会由14段舞蹈构成,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背景音乐是根据中国戏曲与中国民间音乐剪辑改编,演绎手法是采用独具特色的戏曲传统,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让人印象深刻。就艺术经验而言,中国戏曲的高度概括、抽象与凝练,往往是“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而且,一桌两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能够演绎出许多的人间喜剧或悲情。舞蹈家们关心的视点不仅是椅子和桌子的功能,更关注的是桌子旁边的人所做的事,以及围绕着桌子与椅子周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带着思考去欣赏。

1.    高技法削弱了思想内涵
    《一桌两椅》整个演出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年轻的舞者身体技能和舞蹈技术非常优秀。中国传统戏曲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演变之后,成为表演技术中最精湛的身体语言,创作者观照传统在于力求对传统的超越。在中段“圆场·身”的诠释中,有一段是录自秦腔“火焰驹”选段,传达着两个男人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一个夸张的椅子上演出,长腿的椅子有两米多高,像一架梯子。俩个人密切的合作,战胜高椅上下的难度,完美地展现了他们的舞蹈技术技能,让人感叹到原来人的力量可以达到如此的程度,在惊奇之余也对舞蹈演员们怀着一种敬佩。通过这些是使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中显现的是现代舞团对现代舞蹈其艺术性的坚持,而且强调其技术性,这是非常可贵的地方。我想这也正是伟大文明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我们传呈的是前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与心得。
   《一桌两椅》让人感到遗憾之处在于年轻的舞者身体技能的优秀掩盖着他们在生活积累以及在思想深度方面的薄弱,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舞段在观众脑海中留下一堵技艺的“高墙”,动作塞得太满,较少的留出空白,反而没有给观众想象的空间,这就使得《一桌两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受到一定的削弱。在大千世界千人一面,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动作“力效”,人的动态内在质量与节奏完型生命色彩的明暗度到了忽略,不能使本意表现“人”,以及对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进行诠释的舞作,都较少地让我们感知到“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复杂与多变。同时这使我深刻地意识到,现代舞传入我国才短短几十年,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把握好其精髓,在创作过程中多少会受到传统舞蹈形式的影响,为了追求动作风格的纯正,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思想内容的表现,也防碍了题材的选择。当然,我并不是说受传统创作方式影响不好,这主要还是取决于创作者对现代舞自己的看法和对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握。我觉得西方现代舞者在思想哲学方面把握得比我们要好,可能是因为中西方最大的差异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信奉儒教,讲顺从孝道,而西方人追求民族自由,人生权利。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在思想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才会导致我们在现代舞的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深度不够。在我看来,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必须从中吸取大量的养料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积极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随着时代而产生的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现代舞。

2. 传统戏曲重新演绎
    《一桌两椅》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背景音乐是根据中国戏曲与中国民间音乐剪辑改编,使用戏曲的舞台装置作为舞台道具,让我们在舞台上感受到一种艺术语言的“陌生化”。演员们借鉴了传统戏曲的故事,以现代的手法来表现。如第二段“相认”是以越剧“追鱼”的选段伴奏双人表演,但演员们跳的并不是鲤鱼精与书生再现的故事情节,而是刻画他们彼此心中的矛盾顾及和挣扎,让观众觉得不是在看戏,而是自己在感受舞蹈,感受自己就是台上的他们。《一桌两椅》成功地在中国传统戏曲上来表现现代舞,它不但保留了传统的精髓,还创作了新的理念,给人在现代舞创作上一种新的启示,更给中国现代舞的发展提了新思路。中国的舞蹈文化源远流长,风格多样,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把中国现代舞推向风格上的多元化,从而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

二、《我们看见了河岸》的分析

  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导家王玫作为总导演与艺术总监,由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98级现代舞专业班构成的“北京舞蹈学院实验现代舞团”于 2001年在北京首演的《我们看见了河岸》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关注。作品一反《黄河》其他的版本——以抽象、概括的手法着力于人们普遍认同的大民族群像的塑造,而是直接以舞者的身份切入。表现一个关于“信心”的主题——一个关于中国现代舞的,也是一个关于我们这个民族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主题。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