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理科论文    化学化工论文    从杨梅叶中提取黄酮的研究
创建时间:01-12

从杨梅叶中提取黄酮的研究

摘要:以粉碎的杨梅叶为材料,对总类黄酮提取条件和纯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分别从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通过正交设计对杨梅叶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杨梅叶的最佳提取条件为50%乙醇,提取温度为60℃,乙醇与杨梅叶20∶1,提取时间24h,提取率可达7.532%,显著高于次佳工艺。并通过柱层析对萃取物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为92. 32%的总类黄酮提取液浸膏。因此,该提取与纯化方法对杨梅叶总类黄酮工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杨梅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
 

The Research on Extracting Flavonoids from Myrica Rubra Leaves
Abstract: The conditions for extracting and the method for purifying flavonoids from myrica rubra leaves wer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main factors which effect the distill rate were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from L9(34)table shows that the extracting temperature was 60℃, the ratio of 50% ethanol to myrica rubra leaves was 20∶1, the time was 24 h. And the extractive ratio could be up to 7.53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Hypo - op timal conditions. And the extracts were further purified by silica gel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purity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could be up to 92.32%. So the conditions above have some app lication value in industrial p rocessing of extracting total flavonoids from myrica rubra leaves.

Keywords: myrica rubra leaf; flavonoids compound; extraction 
 

目  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录    III
1  绪论    1
1.1  前言    1
1.2  文献综述    1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1
1.2.2  杨梅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2
1.2.3  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    3
1.2.4  黄酮类化合物纯化方法的研究    4
2  实验部分    6
2.1  材料与仪器    6
2.1.1  材料与试剂    6
2.1.2  仪器    6
2.2  实验方法    6
2.2.1  杨梅叶中总黄酮的提取    6
2.2.2  从杨梅叶中提取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6
2.2.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制定    8
2.2.4  杨梅叶中提取物的纯化    9
2.2.5  杨梅叶总黄酮含量测定    10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3.1  单因素实验    11
3.1.1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1
3.1.2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11
3.1.3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12
3.1.4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3
3.2  正交试验    13
3.3  杨梅叶中提取物的纯化    15
4  结论    16
5  总结与展望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1  绪论
1.1  前言
杨梅是原产中国的亚热带果树之一,花期在四月,果熟期在六至七月,主要生长在温暖而湿润的地方,耐阴而不耐强烈的光照。目前世界上杨梅科植物共有2个属,50多个种,中国有1个属4个种和一个变种,即毛杨梅,青杨梅,矮杨梅,和杨梅4个种。近些年来,我国杨梅栽培发展迅速,现在长江流域以南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省 ,但栽培面积,产量及品质等均以浙江为最,主要产地为慈溪及余姚。杨梅叶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可提取芳香油,作为配置食品,化妆品及皂化香精度原料[1]。
1.2  文献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名生物类黄酮化合物(bioflavoinoids),是色原酮或色原烷的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及羊齿类植物中。苔类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为数不多,而藻类、微生物、细菌中没有发现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又大多存在于一些有色植物中,如在松树皮提取物、绿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红花提取物中,都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的存在。而在植物的各个部分包括根、茎、心材、树皮、叶、花、果实中,也都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而植物叶中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一般是以苷的形式存在,而在很多个种的叶子角质中明显地存在有微量的配基[2]。
1.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性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目前普遍认为生物类黄酮分子的α、β不饱和吡喃酮是其具备各种生物活性的关键。黄池宝等人比较了数种类黄酮的结构与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于脂质体系而言,在类黄酮B环上没有羟基的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较低,自由基的捕捉力与还原力表现亦较差,但若具有1个以上的羟基,则会显著提高这三种活性;B环上若含有2个羟基,则羟基位于邻位者比位于对位者的抗氧化力、自由基捕捉力与还原力都强;此外,C环位置3上带有羟基,或A环上含有较多羟基者都有提高抗氧化力、自由基捕捉力与还原力的趋势。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C22或C23)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常见取代基有羟基、甲氧基、甲二氧基(O —CH —O)以及异戊烯基等。羟基和甲氧基出现最多的位置是C25,7,3,4′,异戊烯基出现最多的位置是C26,7。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黄酮甙类。组成黄酮甙类的糖类主要有D2葡萄糖、D2半乳糖、L2鼠李糖、L2阿拉伯糖、D2木糖、D2葡萄糖醛酸等,或由这些糖组成的双糖或三糖。糖的连接位置与甙元的结构类型有关,如单糖链氧甙的连接位置经常是C23,7,3′,4′位;二糖链氧甙的连接位置常见的是C23,7、C23,4、或C27,4′位。花色素甙糖多连在C23或形成3,52二葡萄糖甙。在碳甙中,糖多连接在C26或C28位上[3]。
黄酮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呈现的生理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黄杞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降血脂、降血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山楂叶总黄酮可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清除氧自由基、降脂、利尿和增强耐缺氧能力等。大豆异黄酮有类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作用,还对多种肿瘤具有抗癌作用。红花黄酮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增强血流量、防止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作用及通过抑制多种与代谢有关的酶系统来抑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强心、利尿、扩张冠状血管、护肝、祛痰等。鞑靼荞黄酮能有效地清除人体内超氧离子自由基,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的功效和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衰老的作用。甘草黄酮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其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E比较接近。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