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网站简介

找论文变得更简单!

帮找论文

当前位置:

重点论文网    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云南元谋土林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创建时间:11-16

云南元谋土林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本文以云南元谋土林景区为分析点,阐述当国有土林资源由民营企业来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时,所忽略的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以及在土林景区开展大型的旅游活动、商业活动和影视制作,实施的景区改造,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给土林地区带来的巨大压力与破坏。怎样保护土林和维持土林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对策,不仅关系到土林,这一地貌自然遗产的未来,也关系到后代人的利益还能否得到保护和曾进,就这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元谋土林   可持续发展    

        元谋土林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境内,距离昆明以北201公里,距离元谋县城32公里。由13座土林组成,呈南北向分布,长30m,宽约9m,地质奇观资源总面积达42.9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年平均气温21.8度,最高可大0.4度;平均年降雨量188.9mm,年蒸发量3627mm,相对湿度54%,常年无霜冻。
        元谋土林与陆良彩色沙林、路南石林并称“云南三林”。马可.波罗和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都曾到过元谋土林,徐霞客称元谋土林 “时日渐开,蹑坡上,如身在祥云金栗中”。其地貌形态千变万化,婀娜多姿,其自然造型或拟人,或拟物,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元谋土林为可分为三块,物茂土林,班果土林和新华土林,其中景观价值最大的是物茂土林(虎跳滩土林),现已经开发成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他土林,虽然开发潜力大,但交通不便,游人难至,还未形成景区。
        
一,文献综述
        有关元谋土林的文献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术文献,这类文献主要对于元谋土林地貌的产生和演化做出了详细地分析和研究,多采用较为专业化,学术化的语言来解释这一地貌奇观,有很强的学术意义。第二类是文件报告,这类文章提出了对于元谋土林景区的开发和保护的相关建议和看法,旅游管理部门对元谋土林景区的实地考察所做的报告。第三类是文学通讯文献,其一包括新闻稿件,这类文章是关于元谋土林在过去4年内报纸上所刊登的新闻报道。其二包括发表的散文游记,这类文章多采用叫为主观的语言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元谋土林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享受。第四类是旅游宣传品,包括土林景区DVD影视产品,地图,纪念册,明信片和游客指南等。
        土林的定义,土林由一个个土柱构成,有山峰状,锥状和城堡状,土柱如林,各种不同形态的土柱混杂分布,进入土柱区就仿佛进入了土柱林,故可称为土林,这是笔者对土林的一种形象化的定义,对于土林的专业定义,在陈树云和张建云的《土林的形成条件及发育速率》 中,把土林定义为是一种流水侵蚀的地貌。对于土林的英文名,暂时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大多文章都以其中文名直译成Soil Forest或 Earth Forest。  
  在第一类有学术研究意义上的文献中,研究角度包括元谋土林的形成,形成条件和速率,发育以及其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评价等。陈述云和张建运在其文章《土林的形成条件及发育速率》 中认为土林是在特定的岩性组合,构造,气候,水动力条件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的结果,他们从5个方面来分析土林的形成条件,包括形成土林的必须物质—半胶结成盐度较低的砂砾石层;地面的不断抬升,为流水侵蚀提供了势能,控制了土林的发育方向;坚硬的风化壳和铁质胶结砂砾石层的存在,是土林地貌保存的又以岩性条件;干燥与年降雨量的极端不均是又一条件;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土林的发展。马怀恒在《土林开发与保护初探》 的文章中,认为元谋土林至少发育过两次,第一次是在60万年前的更新世,新冲沟堆积以前形成,后遭埋没消亡。第二次是在15万年前形成,存在至今。由他的推断可以看出土林总是在发育中形成,埋没消亡,然后在发育形成的规律中无限循环的。另外他还对元谋土林景观进行了评价,认为 “元谋土林是罕见的,不可替代的,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垄断性和唯一性,开发潜力巨大”,他从“优美度”,“奇特度”,“丰富度”和“有机组合度”中评价了元谋土林所具有的很高的观赏价值;以元谋土林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土林发展史,对科学界研究古地理,古环境及土林这种特殊地貌的演化,发展,消亡历史以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科学意义中评价了土林的科学价值;从元谋盆地及元谋土林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评价了由某土林的历史文化价值。
        对于元谋土林景区的开发和保护方面,在文献中的第二类文件报告中有相关的讨论和研究。在谢洪忠,杨世瑜和王守军的《元谋土林地质景观特征及其旅游开发与保护》 中认为应该针对景区的自身特色,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旅游内容和形式,使其多样化和趣味化,并且建设专题博物馆来增加景区的教育意义。同时,他们认为还应采取措施加强柱体的稳定性,使重要景点能够长期保留。王守军在其《元谋土林地质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与保护》 中提出了对于元谋土林的旅游开发应开展环保生态游及科考旅游,对于土林的经营机制的转变的必要性做出了讨论。在土林保护方面,认为柱体的破坏给保护带来了难题,由于柱体的坍塌会使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消失,所以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是重要的。
        在第三类文学通讯文献中,散文游记也有值得参考的作品,但为数不多,如王正端在其游记《另眼看土林》 中所对土林的描写和讨论,认为虽然元谋土林水土流失,自然运动起着决定因素,并且今天现象仍在继续,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形势加剧,防止水土流失是紧迫的。新闻稿件对于元谋土林的报告多集中在元谋土林旅游资源的开发权、经营权的转移上,如凉山日报的文章《一个民企如何盘活元谋土林》 和元谋景区网址上刊登的《元谋旅游被艺嘉重资买下50年经营权》 的文章。文章认为,使元谋土林重获生机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把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转让给有能力,有资金的企业来干,政府不需出一分钱,并根据协议,5年后就可打造出一个国家4A级景区,是明智之举。
 

最新论文

网站导航

热门论文